刷新跨黃橋梁記錄,濟南如何在黃河上架起超級🛌🏻綜合體
發布時間:
2022-02-22
上面八車道,下面跑軌道,備受期待的G104京岚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改擴建項目于近日正式開工,泉城攜河北跨邁上新台階!
上面八車道,下面跑軌道,備受期待的G104京岚線濟南黃👼🏾河公路💫大橋改擴建項目于近日正式開工,泉城攜河北跨邁上😌新台階!據悉,該項目在設計上采用新橋與老橋并建形式,新建大橋公軌分層合建,上層爲雙向八車道公路,下層爲雙線軌道交通,集合💌了市政道路、高速公路、樞紐立交、公軌☠️合建、軌道交通等專業,是超級交通綜合體,預計于2024年建成通車。

新老兩橋并建
公路軌道分層布置
2月18日上午九點,記者來到濟南黃河公路大橋(老橋)南側😁看到👽,在全福立交橋彙入将軍路的車輛已經在大橋南口排隊,周一早高峰通過大橋的車輛較多,時常💘發生擁堵。
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于1982年建成通車,服役至今,爲濟南黃河南👩🏽🐰👩🏿北🔞兩岸地連通發揮了重要疏導作用,随着“攜河北跨”步伐加快,老橋的交通承載需求日益增高,已✋經不能很好地發揮其“北起”交🧜🏼♀️通支撐作用。
“G104京岚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改擴建項目采用新橋與老橋并建的形式,在老橋旁邊再建一座複線姊妹橋,新橋位于老橋下遊,中心間距在33米左右,間距較短,聯系密切。”濟南黃河公路大橋複線項目部技術人員稱,大橋主橋采用主跨488米雙塔雙索面鋼桁梁斜拉橋,主跨跨徑與老橋主橋等長,橋塔采用寶瓶型,總高接近170米。新建黃河大橋是黃河上第一座不等跨并橋建設工程,是黃河上跨徑最大、鋼橋總長最長的公軌分層合建橋梁,工程總用鋼量達七萬噸。
在道路布置上,新橋主橋公軌分層合建,即公路車道與軌道交通通道分布在上下兩層,公路在上層💞,軌道在下層。這與此前通🤑車的濟南黃河鳳凰大橋不同,鳳凰大橋✡️公軌同層布置,軌道交通在公路車道中間,主🙂↕️橋平層布局。業内人士指出,兩橋設計的差異與所處😁的周邊地理🏃🏿♀️➡️環境有關系。鳳凰黃河大橋黃河大堤🤑堤頂與兩岸标高😈差了十多米,分👩🏼❤️👨🏾層布👼🏾置會導緻😜兩岸的連接線長度加長,與南北兩岸的橫👺向交叉道路聯通也會比較困難。而😈黃河公大橋新橋在地理環境中可以适用公軌分層建設😌的布局。
新建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将預留7号線跨河通道,合🔞建段南起自零點立交東南區域,以地下暗埋方式向北并入項目主線,設💔U型槽逐漸擡升後穿出地面,采用公路、軌㊙️道合建✍🏻方式向北延伸,跨越黃河北大堤後與項目主線分離,軌道交通預留土建工程到達終點。
零點立交設14條匝道
滿足多種道路轉換需求
上午十點,記者乘車通過全福立交後,沿二環東路快速路向🧜🏼♀️北到達現狀零點立交,通過匝道進入濟廣高速公路主路,此時,通🙆🏿過零點立交駛出高速彙入北側大橋路👋的車流開始增多。
據悉,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改擴建項目全長7.7公裏,全線設💯置🛀🏼互通立交2處,分别爲南岸的零點立交以及北岸🧑🏾🎄的黃河北立交。
零點立交改建是項目中的重要一環,改造後的零點立交可與多級别道路轉換,成爲“北跨橋頭堡”。濟南市城鄉👯🏾♂️交通運輸局相⛹🏻♂️關處室負責人介紹,現狀🧑🏽❤️💋🧑🏻零點立交建成于上個世紀90年👨🏻🏭代,根據區域内路網規劃調整和快速路建設的需要,需要拆除重建。新建立交構思😈新穎,布局緊湊,爲山東省首座可同時滿足高速公🏊🏿♀️路😌、城市快速路、城👽市主幹路三者之間交通轉換😁需求的多功能渦輪型樞紐立交。
按照設計規劃,零點立交共設置14條匝道(含勸返車道),其中,高速公路與二環東路高架橋交通轉換共👽8條匝🧑🏽❤️💋🧑🏻道,高^速公🏃🏻♀️路與⛹🏻♀️地面😸道路交通轉換共4條匝道,收費站🧛🏽進口設置2條超載車輛勸返車道兼具惡劣天氣車輛疏導作用👿,在南側還預留南向👱🏼♂️東落地匝道接口。通過👽合理的設計,改建樞紐立交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立交出入口常見的車輛交織問題,保證了直行交通和路段的通行能力。
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建設
形成區域大範圍快速化路網
從地理位置上看,該項目起點位于曆城區濟華路與二環東✡️路😸平交口南約500,高架橋起點位于現狀二環東高架🥑️第22号橋墩處,通過改造既有高架橋,向北沿二環🧜🏼♀️東路以高架橋形式延伸,終點🙂↔️位于起步區大橋街道山後陳家以東,與國道220平交。
項目采用一級公路兼具城市快速路建設,集合了多種道路⛹🏻♀️種類,在時速設計上略有不同。主橋公路設計👩🍼時速80公裏,雙向六車道或八車道,标準路基寬度爲26米、33米。零點立交東西向濟廣高速由雙向四車道改造爲雙向六車道,設計時速120公裏(高速公路通行),橋梁寬度具備遠期改造爲雙向八車道城市快😥速路的條件。軌道交通工程則采用雙線軌道标準🧜🏼♀️建設,設計時速100公裏,車輛采用6編組👀A型車。地面道路采用雙向八車道城😘市主幹路标準建設,設計時速80公裏。
項目建成後向北可通過起步區國道220、國道308及規劃的快速路網與國道網、青銀高速相接,極大地提高區域内國道網服務水平,便捷集散不同區域的進出交通和系統組織城市對外進出交通,爲區域内客貨物流通中心等提供快速集疏運條件,使城際交通和城市交通實現低成本快速轉換,使高速公路與城市快速路實現“無縫鏈接”,構成區域内更大範圍的快速機動化道路網絡,從而充分發揮城市快速路網和城際高速公路網的整體效益。
濟南布局26處過黃通道
濟南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爲“東強、西興、南美、北起、中優”。項目建成後,将縱貫濟南市主城區和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,北側與起步區規劃的快速路順接,南側與濟廣高速😁、濟青高👩🏼❤️👨🏾速連接,可經二環東高架連接其餘快😁速路網,使區域内快速道有機的連接起來,快速通達南北東西各地,對完善該區域道路網🤑布局、優化道路網結構,提高整個道路網的通行能力,緩解現有道路交通擁擠狀況、适應交通量的快速增長,發揮路網整體效益起到重要作ˇ用。此外,根據濟南市軌道交通規劃,7号線将連接主城區與起步區核心區,是實現區域協同發展、促進區域融合的重大民生工程。
按照2022年濟南交通運輸工作暨作風建設年動員大會安排部署,今年濟南全市計劃實施交通重點項目161個,總投資4654億元,預計今👼🏾年完成投資660億元。“此次開工的G104京🙉岚線濟🏊🏿♀️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😸工程,屬于一季度開工🛀🏼的27個項目🛀🏼中的第一🧛🏾♀️批,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,必将爲㊙️打造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提供強大支撐。”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曹殿軍說。
據悉,濟南現有過黃通道15處,規劃新增11處,未來形成26處過🛀🏼黃河通🧑🏽❤️💋🧑🏻道布局,主城區過黃通道間距縮短到平均3公裏,在所有黃河沿線城市位居首位,将爲深入推動✡️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。記者💫 于泊升
(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圖片來自網絡;如有侵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将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)
相關新聞